奥含舆情平台
以全网数据分析、智能语义分析为技术支撑,全方位整合传统媒体、门户网站、微信、微博、论坛等舆情信息,可实时追踪热门舆情信息。
7*24小时舆论分析服务,正确研判舆情,定期为合作方输出日/周/月舆论分析报告。
对于企业关注的重点信息,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,实现第一时间应急响应,为企业形象舆论导向及收集网友意见提供一站式信息化平台。
众所周知,公关对品牌至关重要。公关需要处理企业内外关系、品牌建设和维护、公关危机处理等重要事务。
其中,公关危机比其他事物更危险,所以公关危机事件的危机公关极其重要。夯实品牌美誉度建设,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关危机机制势在必行。
品牌被曝光了,到底该怎么应对?
在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,公关危机无小事,任何一个负面都可能在一瞬间让品牌遭受重大损,甚至毁于一旦。H&M曾因新疆棉事件一夜之间市值蒸发60亿,线下实体店门可罗雀。
公关危机无小事。
在任何一个节点,品牌出事了都要认真对待。企业应对危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。
树品牌
品牌建立的根本是用来降低社会的监督成本。
因为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,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比较选择,消费者建立对品牌的信任之后,自然监督成本就会降低。
对于一个企业来说,出事是必然事,只是时间问题。
品牌是一种成本机制,是一种风险机制,也是一种社会机制。
从成本机制上来说,品牌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;从风险机制上来说,品牌是一个重复博弈的结果。
管理经济学认为,企业通过建立品牌,创造重复博弈,让消费者有惩罚自己的机会,这就是品牌的使命。既然我们花心思构建了自己的品牌,那就不用紧张。品牌的使命就是为了应对出事,不出事就不需要品牌了。
到底什么是好的品牌呢?
品牌不仅仅是区分不同企业和产品的名称和标志,更是反应消费者思想情感的高度认知和指导企业各部门研发、管理、服务、营销的完善组织体系。
建机制
在500强公司,有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小组CMT(即Crisis Management Team)机制,在处理潜在危机或危机来临的时候,所有的商业行为都要为CMT让位。
对于品牌企业,应遵从以下原则尽早建立由中心辐射地方的CMT管理小组。
1) CMT成员一般由法律顾问、质量/技术专家、品牌公关负责人、新闻发言人、总经理组成。
2)顾客、公众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排在首位,及时向事件中受影响的人员竭尽全力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,并向他们致以最真切的关怀。
3)反应必须迅速。及时由授权人向包括媒体在内的所有公众公布最新的状况。能否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会被作为是否恰当处理危机的判断标准。
4)我们应永远公布实情,但不一定公布事实的全部,绝不在缺少事实依据和外界质询的压力下编造谎言。
5)我们应告知上级行政主管单位发生的事件及我们采取的行动(亲自通知而非通过媒介曝光)。
6我们应尽可能快地准备新闻简报并定期提供媒体最新信息。
7)危机信息沟通总是源于高管层,因此,我们应及时与公司领导进行沟通。
8)统一口径,每个公司原则上只有一个新闻发言人。对于连锁型的门店,除了总的发言人外,可由店长或公关营销负责人担任。
在面对危机问题时,采取统一的态度和说辞,能清晰地引导公众一步步走向“真相”。否则,一旦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前后矛盾、里外不一等现象,就会让公众期待的真相愈加扑朔迷离,这样不仅会使危机进一步发酵扩散,还会给企业带来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信任危机。
转危为机
万一出现危机,企业应该感到庆幸,有消费者监督,品牌会变得更加强大。
当然变得强大的前提是企业如何应对公关危机。
品牌公关危机经典案例
2012年,在“反日风波”中,丰田、本田等品牌日本车被砸,本来日本品牌公司没有责任,但这些品牌企业主不约而同选择了赔偿顾客。
2017年,当“海底捞”被媒体报道《暗访海底捞:老鼠爬进食品柜火锅漏勺掏下水道》,直接将“海底捞”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,几近人人喊打。然而万万没想到就在当天晚上“海底捞”危机公关声明一发布,原本的民怨沸腾瞬间扭转为“当然是选择原谅它”。公司董事会主动承担责任,加强管理并保护涉事员工利益,立刻博得大多人的同情,使海底捞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。
肯德基不停地被各种可怕的食品安全“黑幕”包围,他们跨了吗?事实上肯德基是我们最放心的餐厅之一,因为他永远在聚光灯下、放大镜下、显微镜下,被社会所监督。
所以企业品牌被曝光了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有些企业并不是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,付出代价,而是拼命地删帖、平事儿、抵赖、推诿,希望“减少损失”,白白送了钱给黑公关。
所以不要认为企业出事是丑闻,出了事掩盖才是丑闻。召回不是丑闻是光荣。
不要认为媒体曝光批评就能毁掉一个品牌,正是因为品牌足够大才能引起媒体的关注。消费者也不是傻子,他们知道天天挨骂的企业品牌最靠得住,最放心。
所以当品牌被曝光之后,坦然地承担责任、接受惩罚,这才是应对之道,品牌生存之本。
品牌策划咨询请联系:maxuna